6月9日开始,澳门银河app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社保2022级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与专业调查顺利开展。本次实习中,同学们深入医疗保障、退役军人服务、劳动仲裁、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等专业相关机构参与实务工作,通过“顶岗实习+专业调查”的创新形式,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双向赋能。
此次集中实习,单位涵盖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方向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包括济南市医疗保障局、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济南市及槐荫区、市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济南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山东国科智兴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实习正式开始前,系里结合同学们的个人志愿,为每位同学确定了实习单位及岗位,并由本系教师分别带队将学生送至实习单位。经过近一个月的实习与调查,同学们不仅对实习岗位工作内容有了初步的认知,更是收获了真切的实习感悟和心得体会。
在济南市医疗保障局,同学们分赴长护处、财务处等六大部门,参与文件整理、基金数据处理、政策归档及窗口服务,覆盖护理费用报销审核、住院数据核查、医保基金财务核算等实务流程。实习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医保工作的规范性与责任感——财务处基金管理需“分厘不差”,住院待遇审核需对照12项政策条款逐项确认。相比书本理论,实际工作更强调细节把控,如综合处政策宣传需将专业术语转化为百姓易懂的语言,让医保政策真正成为民生保障的“暖心线”。

在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同学们被分配到四个单位。在事务局机关处室负责退役军人政策宣传、档案数字化管理及党建辅助工作;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担任窗口岗,接待来访咨询、办理业务并参与纪念徽章颁发;在军休服务中心整理退休干部档案、完成电子扫描;在济南战役纪念馆整合烈士资料、梳理战役时间线并推进史料电子化。从机关处室的政策解读到服务中心的窗口接待,从军休档案的细致整理到纪念馆的红色史料守护,每一个岗位都承载着“让退役军人感受到社会尊崇”的使命。当帮助老兵完成档案补办、见证“在党五十周年”徽章颁发时,深刻认识到这份工作不仅是流程操作,更是对军人奉献精神的传承与守护。
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同学们参与立案流程、卷宗整理及仲裁旁听,负责已结案案件的排序、打页码、装订归档,接触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争议、工伤赔偿等案件类型,部分岗位跟随仲裁员接待申请人,观察案情梳理与调解技巧。在卷宗整理中,一份工伤案卷需排序15份证据材料,页码错误可能影响举证效力,让同学们明白法律严谨性是公平正义的基石;在旁听仲裁庭审时,同学们目睹仲裁员在欠薪纠纷中平衡劳动者生存权与企业经营状况,认识到劳动仲裁不仅是法律裁决,更是情理法的融合。实践让课堂上的法条变成了有温度的民生守护。
在济南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同学们开展《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宣传,通过社保系统与官网提醒企业申报补贴,协助人才招聘、简历筛选等市场运作工作。在政策宣传中,同学们需将“阶段性实施”等术语转化为企业关心的“稳岗补贴到账时间”。当看到中小企业因及时知晓政策而缓解用工压力时,同学们体会到他们的工作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唯有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需求,才能让惠企政策“声入人心”,切实发挥公共服务价值。
在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同学们负责协助整理欠薪案卷,跟随律师参与调解现场,接待农民工咨询,处理工伤赔偿、工资拖欠等维权诉求。面对攥着皱巴巴工资条的农民工大哥,课本里的《劳动法》变成了有烟火气的依靠。当帮助工伤受阻的阿姨拿到赔偿款时,深刻理解“维权”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守护城市最朴素的善意。这段经历让我们明白,为劳动者撑腰的每一步,都是对平凡人尊严的坚守。
在济南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同学们主要负责学习劳动监察法律制度,整理劳动者投诉档案,参与接待窗口值守,解答劳动合同终止、社保补缴等政策咨询,聚焦薪酬拖欠、合同履约等高频纠纷领域。同学们在实习中直观感受到劳动者的弱势地位。当用所学政策知识为咨询者理清维权思路时,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一线实践不仅考验理论功底,更需要培养共情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为推动劳动权益保障落地积累实务经验。
在山东国科智兴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同学们负责简历筛选与审核,从错别字、时间线、岗位匹配度等维度评估求职者资质,为企业招聘提供人才匹配建议。通过实习,同学们明白了一份优秀简历能清晰呈现求职者的成长逻辑,而一个细节疏漏可能让人才与岗位失之交臂;同时在审核中学会从繁杂信息中提炼关键能力,深刻认识到简历筛选是连接求职者与企业的“桥梁工程”,唯有以严谨态度对待每一份简历,才能助力更多人敲开理想工作的大门,体会到人力资源服务的专业性与社会价值。
在济南大学MPA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同学们主要负责收集整理MPA与社会学硕士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学籍档案,完成文件盖章与毕业证学位证发放。这看似繁琐的档案整理与证书发放工作,实则是对毕业生学业成果的最终见证。每一份档案的准确核对、每一个印章的清晰加盖,都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这段经历磨砺了同学们的细心与耐心,让大家明白:再微小的工作也需以“为他人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这是职业素养的基石。
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即将结束,同学们在医保窗口读懂制度温度,在仲裁庭感受公平力量,在社区网格看见治理细节。正如一位同学在实习总结中写道:“当我用专业知识帮外来务工人员算出应得的工伤赔偿时,突然理解了‘社会保障’四个字的分量——它是千万家庭的避风港,也是我们专业选择的初心坐标。” 这场实践之旅,正化作济大政法学子深耕民生领域的精神养分,助力同学们在未来的社会保障事业中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答卷。
撰稿:陈婷婷、武月雪、刘艳丽 编辑:秦婷婷 编审:宗琪